母语与外语的区别 - 两者在定义和语言运用上的差异

2023年12月28日 198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在语言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第一语言”“第二语言”和“母语”“外语”这两组关键性的概念。这些概念看上去很相似,但是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正确地理解和使用这些概念,对我们深入剖析语言学习和使用的规律大有裨益。那么,这两组概念之间存在哪些区别呢?本文将从语言习得顺序和民族语言两个不同角度解析它们之间的差异,并剖析外语学习者在语法运用上的某些局限性。

“第一语言第二语言”强调习得顺序,“母语外语”强调语言类别

“第一语言、第二语言”这组概念是从语言习得的顺序这个维度进行定义的。第一语言指一个人最先习得和使用的语言,第二语言则是在第一语言之后习得使用的其他语言。这种定义方式强调了语言习得的顺序。而“母语、外语”这组概念则更加强调语言的类别属性。母语是指一个民族的主要语言,是这个民族成员从出生开始第一语言习得的语言。外语则是除母语以外学习的其他语言。所以这种定义方式更加关注语言本身的属性,而不是习得顺序。区分这两组关键性概念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维度理解语言学习过程,也为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提供了基础。

外语学习者语法运用存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方法上

研究表明,外语学习者在语法判断和语言表达上始终与母语使用者存在某些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运用语言的方法上,而不是语言水平的高低。即使是非常高水平的外语学习者,他们运用语法规则形成句子的方式也与母语者有区别。母语者依赖的是语言直觉,可以无意识地判断一个句子的语法正确性和可接受度;而外语学习者需要通过已经习得的语法知识有意识地分析句子,这是一个相对缓慢和复杂的过程。所以在表达速度和准确性上外语学习者不如母语者。但是这种方法上的差异并不影响外语学习者达到很高的语言水平,只是方式有差异。正确理解这一点,将会改变我们对外语学习和使用的认知。

同时掌握多种语言都可成为母语的前提是要达到母语水平

关于语言习得,一个常见误区是认为一个人“只能有一种母语”。这种看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事实上,当一个人同时掌握多种语言,并且这些语言的使用水平都达到了母语的标准时,他就可以拥有多种母语。所谓母语水平,就是能够像母语者一样流利地理解、思考和表达,应用自如。判断一种语言是否达到母语水平的关键在于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而不是先后顺序。因此,对一个multilingualism的人来说,他完全可以拥有两种乃至多种母语。换句话说,母语的多样性是可以实现的。这一理解将会减少我们对语言习得顺序的误解,也使我们在语言学习中更加开放和包容。

通过上面的解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语言、第二语言”和“母语、外语”这两组关键性概念各有侧重。前者是从语言习得顺序的视角进行定义,后者是从语言的类别和属性的视角进行定义。另外,外语学习者在语法判断和语言表达上与母语使用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并不意味着外语水平低下,而主要体现在运用语言的方法上有所不同。最后,当一个人同时掌握多种语言且都达到了母语水平时,他就可以拥有多种母语。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些关键性概念,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学习和使用规律,这对语言教学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留学小派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